栏目分类

你的位置:乐鱼体育官网入口网址 > 新闻动态 >

新闻动态

太原钢铁(集团):从民族工业的缩影到全球不锈钢领军企业

•1932年:西北实业公司筹建西北炼钢厂,这是太钢的前身。

•1934年8月8日:西北炼钢厂正式破土动工。

•1937年10月:初步形成小型钢铁联合企业。

•1937年11月8日:太原陷落,西北炼钢厂更名为太原铁厂。

•1945年:日本投降后,恢复原名西北炼钢厂。

•1949年4月24日:太原解放,西北炼钢厂更名为西北钢铁公司。

•1952年9月:炼出新中国第一炉不锈钢。

•1954年:轧制出新中国第一张硅钢片。

•1958年:更名为太原钢铁公司,逐步发展成为以生产特殊钢为主的钢铁企业。

•1958年8月:从苏联引进的1053立方米高炉、1000毫米初轧机、自备电厂工程投产。

•1966年8月:中国第一套万能炉卷轧机投产。

•1968年8月:从奥地利引进的2×50吨转炉炼钢设备投产。

•1970年3月:从德国引进的冷轧不锈钢成套设备投产。

•1978年:基本建成100万吨钢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。

•1983年10月:中国第一台18吨AOD炉建成投产。

•1985年11月:中国第一套不锈钢立式板坯连铸机投产。

•1988年9月:从奥地利引进的立弯式特殊钢板坯连铸机投产。

•1991年4月:1350立方米高炉投产。

•1994年8月:从日本引进的1549毫米热连轧机投产。

•1996年1月: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——太原钢铁(集团)有限公司。

•1998年10月:不锈股票成功上市,兼并临钢,实施大集团、大公司发展战略。

•2002年底:50万吨不锈钢炼钢、热轧改造工程投产。

•2003年12月:不锈钢全线优化,形成年产100万吨能力。

•2005年7月:胡锦涛总书记考察太钢;太钢产品被用于“神舟六号”航天任务。

•2006年6月:钢铁主业整体上市,成为全球最大的不锈钢生产企业。

•2007年: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,产品用于“嫦娥一号”探月工程。

•2014年:荣获中国工业领域最高奖项——中国工业大奖。

•2016年底:具备年产1200万吨钢(其中450万吨不锈钢)的能力。

•2020年12月:与中国宝武联合重组,控股股东变更为中国宝武。

•2021年1月:受托管理宝钢德盛和宁波宝新不锈钢公司。

•2023年:太钢集团继续深化高质量发展,产品广泛应用于高端领域,如港珠澳大桥、马尔代夫跨海大桥等。

•2024年:太钢集团在不锈钢领域继续保持全球领先地位,产品涵盖高端碳纤维、笔尖钢、手撕钢等。

•2018年:成功研发出厚度仅为0.02毫米、宽度为600毫米的“手撕钢”。

•2020年:确立“1125”绿色发展模式,实现钢厂与城市的和谐共处。

•2023年:太钢集团继续推动绿色制造,实现废水、废气、废渣的循环利用。

太原钢铁(集团)有限公司从1934年创立的西北炼钢厂起步,经历了从民族工业的艰辛发展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快速崛起,再到改革开放后的技术升级和新世纪的跨越创新。如今,太钢集团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不锈钢生产企业,产品广泛应用于高端制造业和国家重点工程。其发展历程不仅是中国钢铁工业的缩影,更是民族工业奋进崛起的传奇。